深圳女孩洗澡遭合租男子破门:“你选择合租,就活该被骚扰”

人气:1093时间:2020-07来源:【深圳的士票】

  深圳女孩洗澡遭合租男子破门:“你选择合租,就活该被骚扰”

  

  7月14日,在自如合租的梁女士发微博称,自己洗澡时被合租的男性室友破门而入。

  

  梁女士吓得惊慌失措,连声叫道:“快出去!”

  

  可男子却以晾衣服为由,前后三次出入浴室,在浴室内足足逗留了7分钟。

  

  期间,男子声称“反正你已经被我看光了”,还试图用手碰她,被梁女士拒绝。

  

  梁女士在极度害怕,以及与自如管家反馈无果的情况下,选择了报警。

  

  2天后,深圳警方通报“自如女租客洗澡遭男室友闯入”事件:涉事男子未经允许先后两次进入卫生间窥视,已构成侵犯他人隐私,被行政拘留5日。

  

  看完这条新闻,真是倒吸一口凉气。

  

  如果梁女士没有立即报警,难以预料之后会发生怎样可怕的事。

  

  评论里,有网友说,合租干嘛,租单间就没这些问题了。

  

 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耳熟?

  

  想起去年5月份的一条新闻:17岁女生遭出租车司机摸大腿。

  

  17岁的毛毛叫到出租车后,坐上了副驾驶位,结果出租车司机对她动手动脚,摸她大腿、手臂、还想拉扯毛毛的衣服。

  

  毛毛一边反抗,一边拍下司机的行为,等晚上见到家人时才敢将事情告诉母亲。

  

  随后,母亲帮她报了警。

  

  这件事上了热搜后,也有一些“正义”的网友跳出来指责受害者:

  

  为什么不坐后面?

  

  看照片,女的没穿裤子,不怪司机。

  

  女的也有趣,第一反应拿起手机拍照。

  

  ……

  

  这些网友,和那些质问梁女士为什么要合租的人一样。

  

  当一件恶性事件发生后,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同情受伤害的女性,而是质问和谴责,不停地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自圆其说。

  

  你被欺负的时候,他们会说“你没有错,别人为什么只欺负你?”

  

  你的东西被别人毁坏的时候,他们会说“谁让你不保管好,怪谁?”

  

  你被骚扰的时候,他们也会说“是你自己要穿成这样,活该。”

  

  总之,他们的逻辑就是:为什么别人没事,就你有事,所以一定是你的问题。

  

  苍蝇不叮无缝蛋,就是这些人对受害者的惯用说辞。

  

  公正世界假设,即人们生活在公正的世界里,人们得其所应得,所得即应得。

  

  基于这种假设的常见信念就是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得其所应得;善报因善,恶报因恶,所得即应得。

  

  这种假设是基于我们对“确定性”的追求——如果世界不公平的话,那么我们就要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,从而会被大脑所排斥。

  

  所以,很多人为了保持这种确定性,就会尽量从受害者身上找到某种被侵害的合理性。

  

  但显然,这种做法为恶人作恶提供了温床。

  

  BBC曾拍摄了一部纪录片《印度的女儿》,这部纪录片以2012年震惊世界的新德里黑公交轮奸案为题材,真实展现和还原了现场。

  

  2012年12月16日,印度女医学实习生乔蒂·辛格·潘迪在晚上8点30分时误上了一辆不在当班的公交车。

  

  之后,乔蒂在车上被六名男乘客用铁棒殴打并轮奸,身体多处受重伤,后被抛弃于荒地。

  

  12月29日,乔蒂因抢救无效死亡,从事发到死亡历时13天。

  

  片中令人震撼的一幕是,主犯之一的穆克什·辛格,在采访中竟全无悔意,他说,“体面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……我们有权为她们上一课”。

  

  这句话令人不寒而栗。

  

  然而,拥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罪犯,许多受害者,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教育长大的。

  

  《82年出生的金智英》里有这样一句台词:

  

  她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,女孩子凡事要小心,穿着要保守,行为要检点,危险的时间,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,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。

  

  许多罪犯正是利用了受害者的这种心理,才敢一次次肆无忌惮地伤害他人,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贪念与欲念。

  

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年出现如此多的强奸案,报案率却总是低得可怜。

  

  但事实证明,全身上下被罩袍包裹得只露两只眼睛的中东妇女所在国家,是全球性侵率最高的国家,而穿着暴露、性感大胆的加拿大的性侵犯罪率反而很低。

  

  这说明,引起犯罪的根本原因不在受害者,而是加害者的犯罪心理。

  

  用“受害者有罪论”给恶人洗白,就是在鼓励犯罪。

  

  03

  

  前段时间,牵动人心的贵州公交坠湖事件,出了调查结果:司机因拆迁问题心生不满,喝酒后蓄意驾车冲进湖中,致21人死亡。

  

  对这个结果表达愤怒之余,许多人开始站在一个看似理性和客观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:

  

  “这次报复社会事件,主要在于拆迁以后住房分配以及补助协调不顺、沟通不畅所引发的一系列悲剧。”

  

  “恶意报复从来不会是无缘无故的,政府应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,小到每一个个体……”

  

  “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事为什么会发生,因为搞清悲剧的原因,是防止悲剧必须要做的功课。了解一个人为什么成为杀人犯,远比给他一个审判更重要。”

  

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当一件恶性事件发生后,人们总是急着站在施暴者的角度,去挖掘悲剧产生的根源:

  

  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长大的?

  

  他有着什么样的原生家庭?

  

  他最近遇到了什么糟心事?

  

  最后,一定可以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施暴者情有可原的一面。

  

  两个月前的陕西埋母事件发生后,类似这样的文章就开始在朋友圈刷屏:

  

  《陕西男子活埋母亲事件,是背后原生家庭的缺失造成的》

  

  《陕西埋母事件另有隐情:马某12岁被母亲抛弃,46年后又被要求尽孝》

  

  ……

  

  微博上点赞最高的评论是:久病床前无孝子。

  

  知乎上超1万赞的回答说:这是贫穷的问题,老人是“负资产”,也不能怪他。

  

  还有人写了几千字,就为了说,这不怪马某,怪国家。

  

  总之,母亲有错,贫穷有错,扶贫干部有错,就是这位活埋自己亲身母亲的马某最无辜。

  

  这变着花样地为加害者洗地,着实让人大开眼界。

  

  但任凭世人怎么洗,都不可能洗去人性之恶。

  

  如果贫穷、久病、诸事不顺都足以充当犯罪的理由,那么任何犯罪都能挖掘出所谓的“正当理由”,罪责和惩罚也便失去了意义。

  

  我们只有守住这个底线,才可能有进一步的立场去谈如何避免。

  

  《法证先锋》有句话说得好:“无论一个罪犯背后有怎样的故事,这个故事只可以帮我们了解他的行为,而不是谅解他的罪行。”

  

  04

  

  世道变坏,就是从“鼓励”犯罪开始的。

  

  警方的不作为、“受害者有罪论”的蔓延、为作恶者的辩护,都有可能变相地鼓励犯罪。

  

  我们只有合力严惩罪行,不轻易原谅那些做事没底线的人,恶行才有可能得到控制。

  

  前几天,“深圳女孩遭熟人下药”事件的处理,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。

  

  深圳有个女孩小雪,4年前在一场辩论活动上,认识了某大学辩手赵南溪。

  

  7月4号,赵南溪来到深圳,约小雪到某自助餐厅吃饭。

  

  没想到,在小雪中途离席取食物时,赵南溪竟然把一包药粉放到了自己的水杯中。

  

  好在这一幕被店员发现,于是店员迅速找到小雪,告知刚才发生的事情,并保护小雪迅速离开,让小雪打电话报警。

  

  赵南溪知道自己的恶行被发现后十分害怕,可怜兮兮地请求小雪的原谅。

  

  但拎得清的小雪并没有接受道歉:

  

  “哪怕这次我幸运了,可是下一次呢?我有这样的幸运,其他潜在受害人会有机会吗?包括那些已经受到伤害的人,我们不应该只有幸运二字可以依靠吧?

  

  所以我不原谅,不接受道歉,不打算随便了事。”

  

  小雪果断报了警。

  

  警方接警后,也直接以“涉嫌强奸罪”把赵南溪刑拘了。

  

  然而,这件事到这还没完。

  

  商场知道这件事后,立马做了两件事情:

  

  ①奖励见义勇为的员工3000元。

  

  ②授予该餐厅为“见义勇为好店铺”,号召其他店铺向该餐厅学习。

  

  很多人把店员、小雪、警方、商场的这次联动,称为“教科书式的营救”。

  

  《新京报》在一篇文章中也对此事发表了评论:

  

  这场“教科书式解救”,呈现了‘面对别人遭侵害时,该如何应对’这道考题的正确答案,也表明了一点:面对他人可能遭遇的不幸,不要轻易转过背去,而要站出来勇为智为。

  

  要知道,你所站立的地方是“善良”与“正义”,“恶”藏身的地方就会被压缩。

  

  有人说,这世间很多的“恶”,其实都是我们惯出来的。

  

  如果小雪原谅了赵南溪,如果警方和稀泥“反正他也没得逞,这事就算了吧”,难以想象日后有多少人要遭殃。

  

  正是因为善良的人太容易原谅和宽容,坏人作恶的成本太低,他们做起坏事才毫不手软。

  

  但对于恶性,原谅和宽容,都是对善良的最大亵渎。

  

  只有让每一个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,这个世道才会变好。